伤寒十余日,热结在里,复往来寒热者,与大柴胡汤主之。故少阳症则目赤耳聋,胸中满而烦,若以吐下除烦,则悸而惊,故以小柴胡去黄芩,加茯苓定悸安神。
三阳合病,多下利。总其名曰下血。
宜栀连平胃散、二陈汤调服。 若表症已解,里有结热,又宜清里热,如桔梗汤、凉膈散。
另有三阴里寒,而小便不通,此是阴症寒闭也。 病五六日,但头汗出,身无汗,际颈而还,小便自利,渴饮水浆,此瘀血证也,宜犀角地黄汤、桃仁承气汤。
若先热后厥者,传经之阴证也。若阳症脉阴无汗一条,则胃阳不足,津液内涸,到底无汗而死者多。
若小便不利,猪苓汤。一方治热极小便不利;一方治水虚小便不利;一方治火虚小便不利。